猕猴桃灰霉病发病原因是什么?

农富录 人气:1.45W
猕猴桃灰霉病发病原因是什么?

持续高温通风不良易发病,湿气滞留果园时间长发病重:如遇雨水,该病发病较重;套袋前杀菌不彻底,套袋后袋内湿度大,易引起该病大发生,造成大量落果。

发生规律病菌以菌核和分生孢子在果、叶、花等病残组织中越冬。在第2年初花至末花期,遇降雨或高湿条件,病菌侵染花器引起花腐,带菌的花瓣落在叶片上引起叶斑,残留在幼果梗的带菌花瓣从果梗伤口处侵入果肉,引起果实腐烂。病原菌的生长发育温度为0-30℃,最适温度为20℃左右。与果实软腐病相比,在20℃以下的温度中,灰霉病源菌生长旺盛。因此灰霉病在低温时发生较多,病源菌在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易形成孢子,随风雨传播。

病菌主要以菌丝体、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、土壤中越冬,靠气流、水溅或园地管理传播。高温潮湿利于发病,一般7月下旬开始发病,8月份发病加重。

幼果期发病受气象条件和果园环境的影响较大。如果果园以木桩作T形架,果园周围堆积玉米秸秆,成为病原越冬、越夏的主要场所,病害易发生。

病菌主要以菌丝体、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、土壤中越冬,靠气流、水溅或园地管理传播。高温潮湿利于发病,一般7月下旬开始发病,8月份发病加重。因雨水太多,湿度大,空气不流通导致的灰霉病大量发作,首先要将园区杂草去除,以免感染杂草内的细菌,然后疏通水路,不要让雨水积攒在园区,导致树盘浸泡在雨水内感染病菌,将已经感染灰霉病的果实尽快摘除,在叶片上有大面积感染的叶片相应摘掉,如有条件,将园区空气加大流通。

病菌主要在枯枝落叶、病残体上、土壤中越冬,病菌一般能存活4~5个月,越冬的病菌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。病原菌的生长发育温度为0-30℃,最适温度为18℃-25℃。在湿度大于80%,温度在20℃左右的环境中,病原菌生长旺盛,靠气流、雨水或园地管理传播。